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充分相融 让我们住进“绿色新房”

2017年12月01日    

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,民众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。如今,人们购房、居住的理念,已经从最基本的“有房住”转变为“住好房”,而且,绿色、自然、生态等关键词也成为了不少人选购房屋的关注点。面对这样的需求,房地产开发商们也已更多地向绿色健康、贴近自然的风格转变。现在不少小区内,绿地、池塘、喷泉、假山等等人造景观应有尽有,并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。

除了对住宅区的整体环境提出更高要求,民众对房屋本身的关注重点也在转变、提升。以往人们选购房屋,首先考虑的问题通常是地理位置、楼层、朝向、采光等一些基本环节,而如今人们为了“住好房”,关注的重点增加了保温、通风、隔音等等,甚至对房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有了更多的要求。

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住房要求?业内人士认为,是否使用绿色建材、是否为绿色建筑等新的关键点将成为“风向标”,指引建筑行业为民众打造“绿色新房”。

“绿色新房”选材是关键

“住好房”三个字看似简单,实际上对房屋的方方面面都有更高要求。这不仅仅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眼光更加挑剔,其实也间接地反映了此前建筑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。从有辐射的家用地板砖,到含甲醛的油漆、涂料,种种危害居住者健康的毒害物质让民众在购房、装修时抱有谨慎的心理。

现在的一些电视广告中,不少建材企业在宣传自己产品时都会专门强调,自己的产品是健康、无污染、无毒无害的。即便如此,买了新房,精心装修后,不少业主也不敢直接入住,宁可打开窗户通风几周甚至几个月,待有害物质消失殆尽,才敢“小心翼翼”地搬进新家。更有甚者,装修完房屋所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根据网上宣扬的“除甲醛”、“吸收有害气体”的植物,赶往花卉市场采购一批,摆满房屋的各个角落,然后还要隔三差五地请专业人士来检测房屋内是否有有害气体。

这些现象,足以解释民众为什么对房屋有那么多的担忧,如果大量投入的时间和金钱,换来的不是安居乐业,而是一系列看不见的隐患,“住好房”又从何谈起呢?

现在,绿色建材成了民众“住好房”的保障。由于其无毒害、无污染、无放射性、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特点,我国建材行业正向着“绿色化”转变。然而,从商品的角度来看,保证消费者健康恐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,如何打造高品质房屋,则需要从更多关乎实际使用的角度去考虑,这就包括了节能、保温、隔音、采光等等更细致的环节。绿色建材的出现,正逐渐帮助建筑行业从满足基本需求,向高标准、高品质发展。

在这些更高标准的引领下,我国逐渐出现了不少绿色建材产品,其中一部分已经广泛运用于近年来的建筑工程之中。例如可用于建筑物内墙的石膏板,相比使用水泥制品的内墙,其保温性能更佳;而可用于建筑物外墙的铝塑复合板,则具有防火、耐酸、耐冲击、可弯曲、易清洗等优势,并且有很强的抗风、隔音、隔热性能。像这样的绿色建材产品,已经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,并已大规模投入使用。

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,现在很多绿色建材产品已经可以和传统建材相媲美,以铝塑复合板为例,一部分绿色建材在各方面足以替代传统建材产品。值得关注的一点是,除了能够满足人民“住好房”的需求,绿色建材还拥有生产原材料利废、生产过程更环保、更节能降耗、使用寿命终结后不造成二次污染、可再利用等一系列“绿色”特点。由此可见,随着建材产品的“绿色化升级”,绿色建材有望逐步取代高污染、高能耗的传统建材产品。

产业融合:两“绿”本一家

与绿色建材产生、发展的源动力相似,绿色建筑这个名词的出现,顺应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潮流。可以说,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基础,绿色建筑则是绿色建材更好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。这两抹“绿色”,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成为实现民众“住好房”心愿的契机。

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11日起实施的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中,对“绿色建筑”的定义为:“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(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)、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”这一定义,实际上正是绿色建材能够满足并实现的。

这样的大背景下,产业融合成为了必由之路。当然,这需要的不只是一两家房地产开发商和建材企业间的合作,而是整个建筑业与建材业之间,构筑“绿色”产业链。这不仅是建材行业的“一厢情愿”,而是在政府支持、民众期盼的大背景下,建筑业与建材业之间切实可行的一次“强强联合”。

从宏观上讲,这条产业链怎么看都是“理所当然”的。然而,由于对绿色建材的认知程度偏低,部分产品并没有为民众所接受。坚持传统思想的消费者认为,石膏、木材这种原材料做的墙体,肯定不如传统厚实的水泥墙结实,更别提保温隔热了。概念普及度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建筑行业放弃绿色建材,坚持使用传统建材产品。同时,一些绿色建材产品虽然品质过硬,但因为科技含量提升,较高的生产成本导致产品价格高于传统建材。这样一来,建筑单位为了节省开支,降低成本,选择传统建材就成为了一种“无奈之举”。

如何改变困局,促成并稳固这条通往绿色的产业链,概念的普及与推广是显而易见的要务之一。同时,以“共建绿色产业链,助力绿色新势能”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上个月刚刚举办,论坛主办城市――江苏宿迁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王天琦在开幕式上就谈到:绿色建材的发展应注重三个方面,即顺应发展趋势、坚持创新转型、大企业引领行业前行。由此可见,绿色产业链的构筑,需要从“大处着眼、小处着手”,建材行业唯有坚持“修身”,才能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,与建筑行业一道越走越远。

高速通道:建筑部品化

为了圆民众“住好房”的心愿,绿色建材成为了理想的选材,绿色建筑成为了科学的理念,那么建筑部品化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成为实现“两绿”融合的高速通道。

建筑部品化,意味着将墙板、屋顶、甚至像厨房、卫生间这样的整个房间进行工业化预制生产,运到施工现场时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便捷高效的装配、安装。建筑部品化的出现,一定程度上也与绿色建筑的理念紧密相关。发展建筑部品,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,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建筑物品质,使建材产品更好地满足建筑物功能的要求。

建筑部品化将绿色建材、绿色建筑高效地联系在了一起。同样以墙体材料为例,如果是传统的水泥墙体,即便能够进行预制生产,考虑到成品的大概重量,运输到施工现场也是非常困难的,更不用说现场装配安装了。而换做是石膏板这类以绿色建材制成的墙体,不仅重量大大降低,而且装配简单,使现场安装更加便捷。

2014328日召开的北京国际绿色建筑大会着重强调了建筑部品化、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、绿色建材紧密的“合作”关系。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,我国在建或已建成的绿色建筑遍地开花。仅以北京市为例,坐落于房山区的京投万科新里程项目,在建筑规模约八万平方米的住宅区内,每一栋楼房都使用了包括绿色建材在内的建筑部品,并实现了现场装配、安装。目前,房主们已经满怀欣喜地搬进了一座座“绿色新房”,并对房屋质量表示十分满意。今年,颇受民众关注的通州区马驹桥公租房开放入住,整个小区每栋楼房均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模式,经过验收,该小区顺利获得了“全国优秀示范小区”的称号。

建筑部品化作为顺应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当建筑、建材行业的“传统”逐步被“绿色”取代,建筑部品、装配式安装等模式必将成为主流。五年来,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、棚户区、老旧住宅改造重建工作的持续推进,建筑部品化在未来将与绿色建筑、绿色建材一同大有作为。

我国提出的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新发展理念,将“绿色发展”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而这样的目标背后,需要建筑与建材两大行业在未来的不懈努力。或许在下一个五年,人民群众能够住进一座座拔地而起的“绿色新房”,就是自己心中期盼的好房。